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异时空之抗日 > 第 37 章
    的房舍外。

    几个战士正在给一户贫农修补破损的房子。

    一个战士踩着简易的竹梯越级而上,越到顶上晃悠得越厉害。

    一个小孩子在下面幸灾乐祸的喊道:“砰!哦……摔死了!摔死了!……”

    小孩还没来得及多喊两句,就被身边的大人提起来丢到一边去了。然后,家长不好意思地对战士们说道:“这小子不懂事。”

    爬上竹梯的战士,心惊胆颤的向下面喊道:“你们几个扶稳一点……”

    下面扶梯子的一个战士不耐烦地说道:“你罗嗦什么?不行你就下来,让我来糊墙。”

    另一个战士一脸坏笑着说道:“你小子,把鸡鸡夹紧了,别摔下来摔坏了。”

    “哈哈哈……”一边的战士们顿时大笑起来。

    上面的战士恼羞地看了看下面,不再作声,小心地将背在肩膀上的篮子扶正,然后将篮子里的黄泥巴糊到墙上的窟窿里。但是,就快要完成糊墙的时候,一阵风刮过来,上面的战士一个哆嗦,“啊、啊”的尖叫之后,“扑”的狠狠摔倒在地上。

    ……

    下午,开总结大会了,刘云看了看“战果”,干部战士们都是灰头土脸、一副疲劳不堪的样子。虽然好事情作了不少,但是越帮越忙的事情也有那么几件。

    战士们集合完毕后,整齐的坐在地上。

    刘云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同志们今天辛苦了,特别是毛四一这个连队吃苦耐劳,大家要向他们学习,请鼓掌!”说完,刘云带头“噼里啪啦”地鼓掌,战士们也跟着鼓掌,一时间掌声雷动。

    毛四一受宠若惊的站起来,向四周连连打拱手,表示愧不敢当。

    接着刘云声调一沉,又说道:“但是,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的好事难!况且,有人越帮越忙、甚至是帮倒忙,有把人家水桶挑坏的;有把人家鸡吓跑的;更有甚者,给人家修墙,墙没有糊完,自己却摔伤了。”

    底下的战士们开始捂着嘴巴偷偷地笑起来。

    会议还没有结束,刘云发现一些老百姓站在外面,渐渐得越来越多,不久,就有黑压压的一片了。刘云粗略的估计了一下,大概快上百个人了,来这么多人来干什么?我记得没有谁敢违反军规呀!就算有人违反军规,也不可能来这么多人“讨说法”吧?!

    一个老大爷颠着身体走过来了。

    刘云急忙跑过去扶着他,亲切地问道:“老大爷,您要干什么?有什么事情吗?”

    老大爷呵呵笑着说道:“长官的队伍真乃仁义之师,乡亲们是来表示谢意的。”

    李信走过来笑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老大爷接着说道:“长官的队伍虽然好,但是却有两个天大的破绽。”

    “哦!”刘云皱起了眉头,问道:“什么破绽?”

    “破绽有二,一为军规太过于严厉,二为不去与鬼子作战,无心进取。”

    李信的土匪脾气上来了,他最听不得谁说游击队的坏话,严厉的问道:“此话怎讲?”

    刘云怕李信将老人家吓倒,急忙说道:“这位副营长是一个急xìng子的人,老人家毋怪!”然后将李信推到一边去。

    老人家倒是没有被李信吓着,呵呵一笑,说道:“听人说今天帮乡亲们做事的几个战士犯了错误,长官不知如何处置他们?”

    “我还没有处置他们,哦!您放心好了,对他们的处置是批评教育,人民军队没有体罚。”

    “原来是这样!那老朽就放心了。那么不知长官何日出征?”

    “这个呀!呵呵呵!不好意思,这是军事机密,无可奉告。”刘云打了一个马虎眼。

    根据王打铁在县城里的眼线汇报,鬼子的一支运输队马上要过境了,兵力不详,具体过境的日子就在这几天。

    为了这一条情报,游击队花费了五十块大洋。

    此时,日军对华侵略全面铺开!根据史载,日军大本营已经下达了进攻中国首都南京的命令,很快就要进行南京大屠杀!

    与日军的高奏凯歌相反的是,此时的日军还没有全面建立“以战养战”制度,每天消耗的军费达到了千万日元!此时的日元,可不是战后贬值的日元,其购买力截然不同。

    嘿!小鬼子!战略层次老子管不了,但老子可以吃掉你的辎重,让你在局部更加吃紧!

    “长官您看,这是村民们的一点心意。”老人说完慢慢的弯下腰,拿起身边的一个竹篮子,里面全部是鸡蛋。

    刘云看见后,急忙推辞,“这如何使得?”

    王运山挤了过来,笑着说道:“刘营长您可不要推迟,这可不是送给你吃的,是送给战士们补身体的。”说完,几个村民又赶过来一群肥鸡肥鸭。

    这更加离谱了,刘云坚持不要这些慰劳品。

    老人看见刘云坚持不受,叹了一口气说道:“老朽活了大半辈子了,黄土都埋到脖子的人了,今生今世居然还可以看见像刘营长这样的好官、像游击队这样的好队伍。”

    从老人记事的时候起,就时常经历“匪过如梳、兵过如洗”的惨状,对于游击队倒是真的真心拥护。

    刘云也是感叹万分,真是好人民,只要你给他们一点恩惠,他们就回报你一片实惠。

    难怪抗日战争必须依靠人民!

    几经推辞之后,刘云决定高价买进村民们慰劳品,一时间,战士们都兴高采烈,晚上可以打牙祭了。

    只有一个人非常的不高兴,李信现在恨死了王运山……

    几天后,又是一个大晴天。

    游击队里陆续接受了不少新入伍的战士,大概扩充了一百多个人。既有王家村的子弟,也有其他村子例如下满村、彭村、大河村等地的一些青壮年过来当兵,甚至还有一些被日本人打散的零星土匪,也过来吃“公家粮”。

    最得意的是马常青。游击队“出境”抄了几户铁杆汉jiān的家,缴获了足足八匹可以作战的骏马。现在游击队的骑兵队,已经有一个班的实力。

    在干部们的以身作则下,游击队上下进行了更加刻苦的训练,特别是白刃格斗、刺刀见红的能力。

    随着游击队的名声越来越响,刘云也在考虑和李远强特派员建立联系的事宜了。

    可是,日本人的目光,终于也注意到了这支尚在襁褓中的游击队。游击队没有等到先对日本人的补给队下手,反倒是日本人先对游击队下手了。

    山间小路上。

    战士们排成整齐的队列,扛着步qiāng或梭镖、大刀、长矛之类的武器走在山路上。

    不时地,有战士向后面望过去,看向寂静的山村。

    村子里已经没有人了,从小鬼子出动的那一刻,游击队就知道了消息,村民们拖儿带女的转移到了山上,战士们则走在最后。

    当刘云宣布转移的时候,无论是战士还是干部,都流露出不甘心和莫名的烦躁。还没有打仗就溜走,对不住人呀!

    更加让刘云郁闷的,则是村民的态度。他们感觉再一次被人抛弃了,而这一次还顺便带走了他们的丈夫或者儿子。

    在转移的时候,刘云和几个干部不断的劝说村民们不要紧张,要紧紧地跟着村干部,等鬼子们的“扫dàng”过去了,部队就会接他们下山。

    可是即使是这样,村民们的士气依然低落,不时的有人低声“问候”游击队以及刘云本人。

    刘云大为光火,却又无可奈何。

    虽然老百姓是不能得罪的,他们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干部和战士们的心态必须纠正过来,这仗还没有打呢!怎么就好像已经被打败了一样?

    在部队行进之时,刘云突然喊道:“全体停止前进,集中开会。”

    战士们两百多人挤满了小山谷,除了马常青带着骑兵队在外围警戒以外,游击队的人马全部都集中在这里了。

    刘云左右扫视了一番,干部战士们也无言的看着刘云。

    “同志们是不是很想不开?为什么这个仗还没有打就要撤退?是不是觉得很窝囊?”刘云温和的问道。

    干部战士们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

    刘云点点头,突然大声喝道:“很好!你们能够感觉到窝囊,这很好!那么我再问你们,小日本用绝对优势兵力和你打仗,你怎么办?

    哦!我知道了,是不是和他拼命?拼死一个算一个?拼死两个赚一个?

    哼!真是小家子气!

    拼完了之后呢?日本人就会做什么?

    我的同志们啊!他们就会屠杀村民泄愤!

    游击队全部拼完了以后,日本人就会报复、就会屠杀村民!王打铁你说说,是不是这样?不敢说了?你们想过没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这个道理?”

    第三十六章初战

    李信看着刘云,皱眉问道:“那么你该说怎么办?难道就让小鬼子这么横下去吗?”

    战与不战,代表了所有干部战士心中的疑问!

    这也不能怪指战员们莽撞,只能怪刘云近期的思想教育太好了!这几天来,刘云向指战员们灌注的就是精忠报国!但是等到鬼子真正来了,却又躲到一边去,让人难受呀!

    刘云只好耐心的解释道:“同志们!我们大转移并不是为了躲避日本人,相反,是为了更好的打击日本鬼子!现在日本人倾巢出动,这就好比他将拳头打了出去,胸口就露出来了,我们就是要闪过去,在他的胸口上狠狠地开一个口子,知道了吗?我的李副营长?”

    “什么时候有仗打?”一个排长急切的问道。

    “一切听指挥,不该多问的不准问。”刘云匆匆结束了话题,严肃的说道:“现在要加快赶路,否则被日本人咬到屁股了,大家就别想安稳转移。”

    大路上,尘雾飞扬。

    一个中队的“皇军”、一个中队的“治安军”,排着整齐的队列,带着十几辆马拖步兵pào和辎重,向着根据地开过来。

    小林敬一及麾下已经补充完整的中队,赫然就在队列中。

    此次作战,小林为了报仇雪恨而主动请缨。

    和小林有同样心思的还有刘黑七。这些天,刘黑七的脑门上落下了病根子,每逢下雨yīn天,就会出现头痛发烧头晕的现象。

    这都是游击队的冷qiāng所赐,如此深仇大恨刘黑七岂能不报?!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因为南方战事吃紧,“皇军”和“支那”军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所以,昨天佐佐木联队又抽调了一个大队的兵力南下支援。

    一个大队足足有一千多人,佐佐木的实力一下子去掉了三分之一,而本土新的帝国勇士又还没有补充过来,一时间卓县的“皇军”闹起了兵荒。

    虽然“皇军”原定抽调一千多人的“扫dàng”计划,不得不临时进行修改,但是开往“匪患区”的“皇军”和“皇协军”,加起来依然足足有五百多人!

    即使是少了一半的兵力,小林也并不在意,装备精良的“大日本皇军”,在阵地战中是无敌的!

    距离一公里外,山顶上。

    马常青趴在地上向前爬行,拨开挡在眼前的稻草,稍微抬了抬头,悄悄向外观看。

    远处,大队的日军开过来了,重重的皮靴将地面尘土踏得满天飞。

    马常青稍微估计了当面之敌,大概有两百多人吧!全部是鬼子。侦查完毕后,迅速跑到一棵大树下,牵出一匹战马绝尘而去。

    不多时,刘云得到马常青的汇报后,将一块石头摆在地上,向干部们分析道:“这是鬼子的步兵中队,与伪军中队相间只有一里路的样子,如果一路受到袭击,另外一路肯定会马上过来支援。”

    李信皱眉问道:“那么怎么打呢?你自己说先打弱敌,可是现在却无法下嘴,怎么办?”

    刘云笑了一笑,虽然早就有了应对战术,但不能就这么说出来。

    诸葛亮是当不得的!否则会让干部们产生深深的依赖心理!

    马常青看着刘云高深莫测的笑容,急了,忍不住喝道:“大哥!你倒是说呀?!”

    刘云瞪了马常青一眼,没有搭理他,对身边的战士说道:“叫排以上的干部都过来集合。”

    不久,各个排长、连级干部都过来了,刘云将眼前的战况向大家做了简单的说明,然后让大家独立思考这个仗该怎么打!

    时间过去了一大截,刘云看着这些干部榆木脑袋不开窍的样子,忍不住翻了一阵白眼。

    李信也很着急,但不敢得罪刘云,只好将不满发泄到干部们的身上,大骂道:“看来白养你们这些人了,大白米饭都是从屁眼里灌进去的。”

    刘云看了李信一眼,这个老小子又在耍山大王的威风了……

    赵延突然一拍脑袋,大叫一声:“有办法了。”

    众人急忙问什么办法。

    赵延笑着说道:“我们可以打一qiāng换一个地方,一路上不停的骚扰他们。这样我们既没有和他们死拚硬打,又可以消灭他们不少人,营长,你说这个办法可以吗?”

    “呵呵呵……”李云微微笑了起来,表扬道:“这是一个好办法,赵指导员表现得不错(赵延已经提升为代理指导员了)。大家要像赵延同志学习。”

    这个家伙的确是一个人才,这分明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麻雀战”嘛(积小胜为大胜的一种不败战术)!当然,有了成绩更要表扬,这样干部战士们就会做得更好。

    至于众干部,也不管是否行得通,都赶紧纷纷举手请战。

    刘云看了看所有干部,又接着问道:“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吗?”

    众人哪里还肯想什么“好办法”,赵延说的就是好办法!特别是土匪出身的干部,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打一qiāng换一个地方”。

    看着热情满满的干部,刘云心里颇感安慰,如果然他们消极避战,自怕自己就要哭了。可是,当刘云抬头看到还在使用冷兵器的战士们时,一腔热血立刻冷了下来。

    抗战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更多的是冷静。

    刘云一屁股坐在地上,对急不可耐的干部们招呼道:“都坐下,听我来说一个故事。”等到众人都不解的坐下以后,刘云开始讲故事了,“古时候,后金和明朝打仗的时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