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异时空之抗日 > 第 78 章
    辩,恨恨地用手指向前一戳,指着王打铁的鼻子喝道:“你别以为做的事情天衣无缝!我问你,当初在伏击鬼子车队的时候,你们三连怎么跑到别人的后面去了?你为了顾全山头主义的私利,在战士们的中间,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王打铁立刻要分辨,刘云手一摆,又接着训斥道:“你不要用什么三连的伤亡来给狡辩,在战场上,即使是上级的命令看上去再怎么荒谬,你们也必须脚踏实地的去完成,可是你呢!你是怎么做一连之长的?嗯!”

    王打铁听到这番话,开始心虚了。要说的话全部被刘营长堵死,处罚逃不了。

    刘云看到王打铁低头不语,一声冷笑,说道:“这次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你自己说说该怎么处罚?”

    王打铁艰难的张张嘴巴,蠕蠕了半天却没有说出话来。

    “唉!这次我和政委商量了一下,决定暂时不对你做出处罚。”刘云突的叹了口气,惋惜、凝重的说道:“不过,你要做好思想准备,以后建立区政府时,你会转业去地方。”

    王打铁立刻抬头,有些失落、疑惑的看着刘云。

    李远强在旁严肃的说道:“并不是我和营长对你开后门,而是一旦公开处理,你就只能回三连当战士了。你要记住,打一个败仗顶多降级,违抗命令是要杀头的!”

    王打铁如获大赦,感激得连连点头。

    刘云打断王打铁的“鸡啄米”,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不要以为我不会处罚你,今天如果不是政委一意相劝,我早就把你撤掉了。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明天你亲自带人到附近寻找合适的荆条,干什么用我不说你也知道。另外,制造松pào的事情也不能怠慢,最少你也要给我弄出三门来,否则,有你好看!”

    送走狼狈不堪的王打铁之后,刘云和李远强又陷入了兵源紧缺的痛苦中。

    刘云恼火的捏着鼻梁骨,天啊!这叫什么游击队?以前没有武器分发给战士们用,现在有武器,却没有人来使用。

    突然,刘云想到了一个办法,抬头问道:“政委,这里有日本人控制的矿区吗?”

    李远强听到这话后,眼睛亮了起来,一拍大腿,“好办法!距离武川三十来公里的山区,有一座铅锌矿,咱们把他端了,让鬼子首尾难顾!”

    刘云连连摇头,“破坏矿区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从矿区中挑选矿工参加游击队。”

    刘云记得以前看过的纪录片,鬼子霸占的煤矿发生了瓦斯bàozhà,原本矿工们还可以跑出一部分,可是矿监为了防止大火烧损设备,竟然残忍的将洞口堵死。后来,鬼子让民工再将洞口掘开的时候,在洞口处密密麻麻挤满了发热沤烂的尸体……

    刘云仿佛看到苦难的矿工们就在眼前,再也坐不住了,猛地站起来,说道:“鬼子矿警一贯把矿工当奴隶用,用刺刀和皮鞭剥削强迫他们劳动、死了就随便埋……我认为对矿区的作战宜早不宜迟。”

    “这样是不是仓促了?鬼子还在咱们家门口肆虐,这要是有个万一……”李远强为难的摸摸后脑勺,不用这么快吧?!那个矿区很小的,而且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呢!

    刘云激动的情绪,慢慢冷静了下来,但还是斩钉截铁地说道:“好的!暂时先不动他们。不过,从今往后这附近的矿区,只要咱们够得着,就必须全部摧毁!”

    李远强不解的问道:“刘营长,你怎么那么恨日本人霸占的矿区呢?”

    刘云好没生气地说道:“日本鬼子在中国盗采的煤和铁,不但满足了侵华的需求,还将用不完的矿物运回日本填海。经过几年的掠夺,光是铁矿就多得让他们足足使用四、五十年。”

    李远强上下打量着刘云,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若不是考虑团结问题,李远强几乎要反问一番了。这么机密的事情,日本政府可不会逢人便说。

    刘云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道:“是那个俄国死鬼告诉我的。”说完,将上衣解开,露出破碎的俄国产避弹衣,将衣服上的俄文给李远强看,“这是俄国产‘防刺衣’,你摸摸看,这件衣服质地多柔软、面料多薄?这你总该相信我了吧?!”

    李远强摸了摸避弹衣,咂咂嘴巴,说道:“什么时候……我也能碰上俄国佬、同志就好了。多了这么一件衣服,就等于多了一条命啊!”

    刘云咧嘴一笑,这还不好说?!立刻脱下这件避弹衣。

    李远强本来只是说说而已,看到刘云立刻脱衣服,知道搭档接下来要干什么,心里一阵感动,急忙上前制止,说道:“我只是随便说说,你这个人怎么当真了呢?快别这样,不然我可就要生气了。”

    两人一番推辞后,一致决定以后谁下战场作战,这件“防刺衣”就归谁穿。

    ※※※

    一列火车呼啸而来,埋伏在草丛里的几个人抬起了头。

    不久,雪亮的火车灯光照shè过来,几个人又不得不急忙将头埋在草丛里。等到火车开过去了,几个人才跳起来狠狠地“呸”了几声。

    距离这里一公里的地方灯火通明,日本军警正在驱使民工修筑平绥铁路。

    一个穿破烂黑衣服的青年,捂了捂空空如也的肚子,可怜兮兮地对身旁的光头大汉可说道:“段强大哥,肚子好饿。”

    段强拍掉头皮上的杂草,皱着眉头说道:“就算是饿死也没有办法,现在日本人在每辆车上都安排了押运员,还带着qiāng。这日子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据说‘神飚’海富被逼得无法,想到南边去讨生活,结果又撞上了日本人,十几号人全军覆没,海富本人则侥幸逃了一条命,现在又不得不退回来了。”

    一个穿蓝色衣服的青年灵机一动,说道:“不如我们也到南方去捞一把,怎么样?”看到其他的人都望过来,穿蓝色衣服的青年接着说道:“只要我们小心一些还是可以的。”

    段强一声冷笑,不客气地说道:“我倒是宁愿去参加游击队,去混个肚饱。”

    段强的这句话,立刻引来了大家的激烈争论,有人愿意加入游击队,图个温饱;也有人强烈反对,自由自在惯了哪里还受得了军规的约束!

    最后,段强亲自加入讨论,只用了一句话就让手下们全部安静了下来,“你们不去参加游击队,是不是想都饿死?!”

    待大家安静下来后,一个穿蓝衣服的青年对段强献了一策,说道:“既然咱们已经决定加入游击队,那么就不能这么空手去,咱们要给他们带‘投名状’过去,立了大功他们才不会小看咱们。”

    虽然这句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但是叽叽喳喳的讨论了一番后,又不得不放弃了。这没qiāng没人的,实在折腾不出多大的动静。

    ※※※

    清早,岚县,八路军一二零师驻地。

    司令部上下一派喜气洋洋,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自从队伍改制、挺进敌后战场以来,一二零师将士们就在贺老总的指挥下,连续设伏袭击日军,不断击溃、聚歼大量日军,速战速捷、痛快淋漓的夺回七座县城,极力振奋了抗日军民的士气,威慑了guómíndǎng地方军阀不合作、对日妥协的作风。

    世事有“好事成双”的说法!一个机要参谋又送来一份远方发来的过期电报。

    师长贺龙看完后,笑着举起电报,对司令部的同志们扬了扬,“好啊!我先遣队干得不错,这战报不来便罢,一旦来了,好家伙!竟然接连立下天大的功劳!”

    “怎么回事?”副师长肖克好奇的抬头问道。

    “念!”贺龙又将电报送还给机要参谋。

    机要参谋站得笔挺,大声念道:“抗战伊始,我先遣队工作组潜入蒙疆,就地考察各民族融合状态、日军军容、guómíndǎng各部系契合度……

    北疆民风彪悍,多有合格战士,我先遣工作组不断吸收忠实之可靠群众,努力开创我方武装斗争之局面……

    我屡次对外作战之主力,皆为我先遣队掌握、并收编之当地武装……

    我先遣队工作组多次与敌接触,并屡次击破之、缴获了大量辎重,现已开拓两个游击区,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我游击队在北疆大青山地区,于日前再次大获全胜,就地聚歼一个日军小队和一个特务队,一百二十余敌寇命丧蒙疆漠北之地!……”

    机要参谋汇报完毕后,贺龙顺手取回了电报。

    “我记得他们出发时人不多、也不是去打仗的呀?”肖克来了兴趣,抬头问道:“还有那个‘收编的当地武装’?是老财主的家丁?还是土匪?或是地方割据势力?”

    “从电报的内容来看,这分明就是我们自己同志建立的、独立的抗日武装!”贺龙带着愉悦的微笑,扬了扬手中的电报,说道:“还有,在电报的末尾,李远强同志向师部推荐了一个同志。这个人还有一点来历,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和部队失散了,后来千里迢迢的到北方来寻找部队……能做到这样真不容易!”

    肖克的兴趣更加浓厚了,顺便问一下出身,“他原来是什么部队的?”

    贺龙磕了磕烟斗,呵呵笑着说道:“他原来是阳春(林彪的字)的旧人,不过现在可就是咱们的人了。”说到这里,贺龙又慢慢渡步走到一副粗糙、宽大的地图前,目光在蜿蜒的古长城处不断徘徊,最后站定了,缓缓的说道:“我党各武装、根据地,完全处在日军、蒋军、以及各系地方guómíndǎng军阀的包围之中!按照围棋的术语来说,这是‘大龙’被困之局。”

    “我知道贺老总的意思了……虽然北疆贫瘠、民族成分复杂,不利于大军驻扎,但并不代表我们就要放弃开展武装斗争!”参谋长周士第不失时机的chā了一句,“择时派遣一支主力支队北上蒙疆,就地开展武装斗争。在必要时,既可联络我东北‘抗联’武装,又可南下支援晋察冀。如此一来,棋盘就多了一个‘活眼’!”

    “同意!”肖克很快点头,当即拍板道:“就派遣支队北上一事,可以电报请示中央!”

    贺龙和周士第互相对望一眼,也互相点了点头。然后两人的目光,又一起在地图上徘徊,最后,不约而同落到了长城关隘上,号称“自古险塞,扼三关而控无原”的杀虎口。

    “报告!”一个参谋拿着一叠报纸、书刊进来,轻轻的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手一推,《大公报》、《北京新报》、《益事俱乐部》、《世界晚报》等书刊报纸曾扇面型摊开,一股印油香味散发开来。

    指挥部的几个高级干部,立刻向这些书刊杂志投来目光。

    参谋又笑着说道:“各位首长,这些报刊杂志都是地下党从北平送来的,有很多日寇的最新消息。”

    贺龙向桌子看去,拿起一份《京都日报》,随便翻了翻,一则头版头条跳入眼眶:

    蒙疆大青山地区“匪患”日盛,北地各部族“不得安息”,多有危害相邻……

    “大日本帝国皇军”之‘驻蒙军’,为了肃清地方治安,驻张家口司令部决意讨伐,以千人之劲旅,对大青山地区展开“铁滚扫dàng”。

    ……

    贺龙的心猛然一紧,赶紧向同志们看去,此时,肖、周等人也分别从其他报纸看到了这则消息,一起皱眉看着贺龙。

    “好家伙……”贺龙不知道是该喜悦还是该担忧,说了这三个字后,就说不下去了。

    一二零师对日军的数次作战,都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日军的数个中队或一个不满员大队为作战目标(包括辎重、后勤在内的千余正规日军),展开雷霆一击。

    能让日军出动千人“讨伐”,已经是很看得起北疆游击队了!即便是排除“讨伐队”中的伪军,剩下的日军依旧很可观,不是北疆游击队所能抗衡的!

    ※※※

    随着前田百川受伤、不甘心的打道回府,中佐秋山静野成为接替者。

    当然,秋山则趁机将爱将小林敬一带了出来。只是,在小林的眼里,除了复仇以外,几乎没有别的什么了。

    一千多日军、“治安军”的搜山队伍,虽然忙乎了几天,但除了抓到一些零散的村民以外,没有找到任何游击队员。

    后来,日军干脆让捕获的村民们带路,大肆搜寻游击队。即使是这样,依然没有游击队和“裹挟”村民的下落。

    几天下来,焦急的日军指挥官们,不约而同下令杀掉了十几个“不认真”带路的村民。

    虽然日军找不到游击队,但并不代表游击队做起了缩头乌龟!骑兵队的队员们,就一直活动在日军、“治安军”的侧翼。

    因为马常青的qiāng法不怎么样,所以刘云将李向阳jiāo给马常青指挥,顺便也有让李向阳学习骑术的意思。两人骑马结伴而出,寻找小股日伪军落单的消息。

    山坡上。

    一户散居在野外的山民,被如狼似虎的日军士兵们,从家里赶了出来。

    马常青藏在树林后,瞪大着双眼,义愤填膺的看着鬼子肆无忌惮地撒野,愤愤的伸出拳头,“咚”地一拳砸在身旁的树干上。

    碗口粗的大树顿时一阵摇晃,发出“哗哗”的声音。

    一边的李向阳,看着枯死树枝纷纷扬扬落下,暗中咂舌。这拳头砸到身上去了,那还不残废?!

    几个日军士兵将山民一家全部赶出来后,立刻兽xìng发作,光天化日之下要剥fù女们的衣服,山民一家的男人们在旁苦苦哀求着。

    马常青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指着几个日军散兵,对李向阳问道:“你可以打中那几个畜牲吗?如果不行,我现在就带你靠近一点。”

    李向阳皱着眉头说道:“刘大哥不是说不准开qiāng吗?你可不要害得我违抗军令。”

    马常青不满而略带焦急地喝道:“事有轻重缓急,你也看到了,这里不过是几个鬼子散兵而已,有什么可怕的?!就算qiāng声招来大队鬼子兵,可那个时候我们早就跑远了。”

    李向阳连连摇头,说道:“不行!绝对不行!”

    马常青又耐着xìng子劝说了半晌,李向阳依然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