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异时空之抗日 > 第 201 章
    弃了轰天pào,这种土火pào与其说是火pào,不如说是吃火yào的pào,实在是太浪费原料了,上次制造了几发轰天pàopào弹,结果弄得地雷作坊元气大伤,库存几乎一扫空。

    “吃完中饭后各个主管干部都聚过来开一个碰头会。”李远强说道:“布置一下近段时间的工作,鬼子虽然没有大范围的报复,但是他们却时不时得派出了小队伍侵扰,捞一把就走,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麻烦,这几天不断有乡亲跑来诉苦,请求我们派兵收拾那些匪兵。”

    “吃完饭后估计我会晚点来,我想将王打铁的地雷手工作坊拨出来并入兵工厂。”刘云对李远强说道:“还要试制抛shè筒,待会儿开会政委你就不等我了。”

    吃完中饭后,刘云立刻来到简陋的兵工厂,老远就向正在吃饭的贺高兰喊道:“老贺,那个架子你弄出来了吗?”

    贺高兰匆匆扒下一口饭,说道:“已经出来了,但是还没有装火yào。”

    按照刘云的设计图,这种土制武器很容易就被仿制出来,木工、钳工也都弄得很好。

    刘云提了提那个抛shè座筒,分量也挺适合的,战士们带着行军不会太累。

    按照现代社会博物馆的比例配方,刘云小心翼翼的给抛shè座筒及弹体装上一斤发shè用黑火yào和十公斤bàozhà黑火yào。

    贺高兰三下五除二的吞掉碗里的饭,心急火燎的说道:“走!去看看他的威力!”

    山坡上,刘云点燃了导火索,和兵工厂的同志快速离开后,“轰!”硝烟弥漫中,整个抛shè座筒被烟雾所弥漫,刘云立刻聚精会神的看过去,一枚小“火箭”闪电般的飞了出去,一头扎向两百多米外的地方,紧接着“轰”的一声巨响传来。

    “成功了!”技工们纷纷高兴得跳了起来,贺高兰忍不住高兴的大声欢呼道:“真没想到居然能够一次xìng成功!”

    任何武器的装yào量都是一件很繁琐、危险、浪费材料的事情!像刘云这种轻轻松松就一次成功不亚于流星撞地球!

    当然会成功!剽窃抗战中后期军民的科技成果能不成功吗?!一旦到了战时,战士们就可以背着“火箭弹”从隐蔽的角落里敲鬼子pào楼,“走!咱们去看看‘火箭弹’的威力。”刘云含笑对四周惊讶的技工们说道。

    虽然这种抛shè弹依然需要耗费大量的火yào,甚至和轰天pào比起来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但是抛shè弹却解决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他的准确xìng。刘云给竹筒做的抛shè弹体装上了三角尾翼,远远的看上去就像现代火箭弹,如果抛shè座筒改成铁木结构,更是可以重复多次使用,最主要的是,如果将抛shè弹的发shè火yào和bàozhà火yào全部换上烈xìngzhàyào,威力和shè程都可以提高几倍!

    “威力好大呀!”越接近硝烟未尽的bàozhà点,贺高兰和几个技师就越吃惊,到了bàozhà店后,几乎是目瞪口呆的看着地上被破坏的痕迹。

    抛shè弹足足打了二百五、六多米远,方圆二十米内的草根全部被翻出,着弹点中心则zhà出了足足有一米多深的坑。

    刘云摇了摇头,泼下一瓢子冷水,“先别高兴得太早,我估计抛shè弹的误差够呛,差不多有上十米了。”

    “那怎么办?”贺高兰立刻反应过来,脸上的喜悦也渐渐退了下去。

    “只能更进一步改进制作工艺了,将弹体弄得更加匀称,尾翼更加标准一些。”刘云想了想,说道:“待会儿我再让人到附近村子找几个手艺高超的木匠、铁匠给你们,再给你们从外面买一些铁钉来。”

    “铁钉?”一个技工好奇地问道:“好那玩意儿干什么?”

    “增加抛shè弹对步兵的威力。”刘云捡起一块撕裂后又被熏黑的碎石快,说道:“将铁钉用虎钳剪碎,装入抛shè弹体,让鬼子好好的尝尝咱们土制武器的厉害!”

    “可惜新式火yào的产量不够,若是换上新式火yào,抛shè弹的威力绝对要强大得多!”贺高兰有些惋惜的说道。

    刘云总结道:“这几天你们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改善制作工艺,提高抛shè弹的命中率;第二,立刻制作坚固的底座。”想了想,继续说道:“鬼子五十毫米掷弹筒的shè程最远可以达到五百米,以抛shè弹的这种shè程当面对阵显然会挨打。”

    贺高兰及其几个技工一颗火热的心又马上沉了下去,有技工半天轻声嘀咕道:“团长可以让部队专门在晚上对鬼子pào楼打抛shè弹……”

    “胡说!”贺高兰立刻断然说道:“打仗的事情咱们别掺合,专心干好咱们自己的本分!”

    将抛shè弹的事情放到一边,刘云心里惦记着狙击步qiāng,“机床拼凑得怎么样了?”

    “转倒是能转,但是……”贺高兰叹了一口气,组装机床实在没有经验,“内燃机的燃料紧缺也就算了,我们拼凑出来的机床功能严重缺乏,而且故障率奇高,根本就不能用……”

    “主轴之类的零部件不是大多都有吗?”刘云看着技术员们都是一副无奈的样子,也感到挺失望的,看来这狙击步qiāng一、两年之内是没戏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训练场

    “你说刘云那小子和兵工厂的人到底在捣鼓什么呢?”李信隐隐听到试验场传来的隆隆bàozhà声,忍不住对李远强问道:“居然划出一块禁区,还不准人过去看?!”

    “那里太危险,不让我们过去也是为我们的安全着想。”李远强看了看正在陆陆续续赶来的干部们,轻笑着说道:“刘团长连我也一并谢绝了。”

    干部们能到的都到齐了后,李远强拍拍桌子,喊道:“安静!”等到叽叽喳喳的嗡嗡声消失后,赵延还在下面小声地对旁人说道:“……那可真叫厉害,一枚地雷居然zhà死了十个鬼子,还没有算上受伤的!”周围的干部们既有人啧啧称奇,也有人不相信的连连摇头。

    “你们在干什么呢?都安静点!”李信拍着桌子,指着赵延不客气地说道:“赵延,你也算得上是一个人物了,可是这次作战你们伤亡太大,都快赶上敌人的伤亡了,幸亏混编的鬼子不多,不然我看你一定全军覆没!”

    赵延脸色一红,不敢再搞小动作了,但是心里却极端不服气,部队中的新兵太多,他们扯后腿的情况非常严重,而且这次作战的伤亡也大多是那些新兵,老连队的伤亡还是极小的。

    李远强看了看赵延,也皱着眉头说道:“赵营长,这次你给大家开了一个坏头,好qiāng好子弹不说,用三倍的绝对优势兵力去攻击只有少数鬼子的混编日伪军,并且还是处于突然袭击的有利姿态,居然给我弄出了那么大的伤亡,待会儿散会了你和韩湖先不要回去,留下来写一份检讨贴在团部的大门口。”

    赵延顿时长着嘴巴说不出话来了,新兵的素质不高者能怪别人吗?几个营级干部立刻用同情的目光看着赵延。

    紧接着李信又点上一把火,“如果某些人以为自己当了大官,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哼!老子早晚要将他从那个上位置扒下来!”

    赵延的脸色立刻变得极为难看起来,见状,李远强笑着安慰道:“赵延也别灰心,你的能力大家是知道得的,团部更清楚,让你和韩湖写一份检讨也是更好的鞭挞你们、教育其他同志,使我们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勉之,千方百计的指挥部队打胜仗。”

    赵延无可奈何的点点头,可是心里却实在是难受,新兵的素质又不能一夜之间拔高变成老兵,好比是现在的架子虽然是有了,但是轻轻一推就会倒下去,这以后的仗简直没法打了!

    黄青海在一旁问道:“政委,这次把大家伙儿招来到底有什么事情?我还要回去练兵呢!”又有些不满将头撇到一边低声自言自语,“新兵虽然平常训练挺积极的,但还是没见过那个世面,杀个把人就有战士腿软,现在还不如我原先当一个连长来劲!省得老子这么cāo心!”

    “你们在干什么呢?还没下命令让你们打仗呢!”李信见到营级干部们将“牢骚”这两个字摆在脸上,不满的提醒道:“相信这几天大家都听到了消息,刘团长正在试制新式武器!到时候必然可以减少部队的伤亡。”

    李远强站起身拿起一根削得笔直的教鞭拍拍桌子,示意干部们安静,然后在地图上画了老大一个圈开始分析敌我姿态,“这段时间我们派出的工作组硕果累累,鬼子的一些前哨村已经被我们暗中,所在的‘维持会’已经能够为我所用,但是!鬼子也不是傻瓜,根据传回来的情报,他们已经开始防备那些‘维持会’了。

    在我们根据地外围地区有三个比较集中的鬼子集群,他们分别和我们根据地控制的地区接壤,虽然我们采取了收缩战术,但是并没有取得效果,鬼子没有傻到分兵进占我们让出的地盘,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继续采取零敲碎打的办法削弱他们。”

    “现在他们就像一张狗皮膏yào一样死死的粘着我们,这迫使我们不得不下定决心打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说完李远强将教鞭又重重的地图上在某个地方一敲,继续说道:“从古村到李孟村这一带除了伪军以外,还驻扎着一个中队的鬼子,是三个鬼子集群中兵力最少的,团部决定准备虎口拔牙吃掉这个中队的鬼子!”说完静静的看着下面这些干部的反应。

    一个中队的鬼子加上鬼子的援兵?!团部的手笔太大了!李远强的话音刚落干部们又嗡嗡声一片,在干部们看来,在现在的条件下成建制的歼灭一个鬼子中队恐怕要付出同等的代价,加上还要拦截鬼子援兵,具体伤亡简直不敢想象,最少半个团要失去战斗力。

    片刻后赵延首先站了起来,正色说道:“我完全反对近阶段继续采取军事行动!”

    “你说说你的看法?”李远强立刻点头问道。

    “上次我率队作战产生的伤亡大都是新兵,当初我还特意安排新兵们去打战斗力差劲的伪军,可是他们在黑暗中居然向协助合围的自己人投掷手榴弹!”赵延看了看李信,淡淡地继续说道:“虽然他们都是接受过训练的民兵、矿工,但是热情和经验是两回事,真正上了战场反而碍手碍脚!甚至影响老兵的发挥!”

    听了这话李远强暂时没有吭声,根据地的情况现在也挺紧迫的,随着根据地部队的急速发展,财政状况越发紧张,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粮食问题!现在是春耕前,老百姓的手里也没有多少粮食,上次从鬼子嘴巴里夺回来的粮食已经快要告竭了,如果不能突破鬼子的封锁线,得到更为广阔的农村(粮食),到了黄青不接的时候根据地的情况会更糟糕。

    “这个仗打也得打!”李信喝下一口茶,霸道的说道:“不打也得打!”

    干部们特别是新提拔上来的新兵连的连长们纷纷向李远强看过,等待着李远强的最后拍板。

    李远强好像在做什么艰难的决定一样,半天才坚定的说道:“这个仗还是必须要打,如果不能打破鬼子的封锁圈,这以后还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最少咱们也会被打回原型!又去当游击队。”停顿了片刻,又郑重的对干部们说道:“这件事情刘团长也全力支持。”

    干部们顿时没了脾气,几个营级干部开始考虑是不是再加大一点训练量。

    赵延想来想去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暗地里悲叹一声,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也只能拼命训练那些成群的新兵了。

    一句话说得很好,什么样的官就带出什么样的兵,就在赵延心急如焚的时候,马常青倒是没有那么着急,兵们参军才三天就开始嗷嗷直叫唤了,在训练场上和老兵练刺刀拼杀虽然经验少了一点,但是新兵们的气势并不弱于老兵!新兵打仗不就是拼一口气么?但是如果拿新兵当经验丰富的老兵用,不伤亡惨重才怪!当初刘大哥说什么赵延善于包抄,那纯粹是鬼扯!长途奔袭也就算了,再来一个夜战已经超出了新兵的能力范围。

    另一边,刘云和贺高兰并肩而行。

    “团长!我琢磨着这家伙还能加大尺寸,这样一来装yào量就更多了,而且shè程也会提高。”贺高兰说道:“只是这样一来,会不会影响他的命中精度?”

    刘云想了想,说道:“这段时间做几个好一点的模具,到时候用铁汁水铸造尾翼。”两百米的多米的距离已经很近了,可是准确度却依然这么差,只能从挖空心思的改进工艺设备。

    “建造炼钢炉吗?”一个技工忍不住说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贺高兰也忍不住对刘云问道:“钢铁铸造工艺?这根本就不可能,没有人才、没有设备、更没有原料,团长你说笑了?!”

    “嗯?嗯!”刘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军队的地下兵工厂虽然不少,但是真正的炼钢炉特别是有技术含量的炼制厂却根本没有,抗战中后期几个较大的作坊(工厂)一边频繁转移以躲避鬼子的搜捕,一边艰难的仿造一些低技术含量的qiāng支弹yào。

    因为工艺落后,制作出来最好的武器也就是迫击pào,而进入解放战争后,无数没有技术含量的手工作坊被放弃了,等待自己兵工厂生产qiāng支弹yào还不如在战场上缴获(以及接受日本人投降后的装备、兵工厂)来得实在。

    刘云满怀心事的回到了作战会议室,在大青山地区中段的北侧存在一个巨大的铁矿和有色金属带,如果能够找到这个地方并且引进设备进行大炼钢铁,那么不但是大青山根据地之幸,而是还是整个抗日事业之幸!

    “团长回来了。”李远强原本要结束这次作战会议,此时立刻大声对那些正要离去的干部们喊道:“让团长给我们在jiāo待两句话!”

    刘云对李远强的能力非常放心,看了看干部们,不经意的说道:“大家就散去吧!我也没有什么事情了!”又突然看到干部们的脸色好象不怎么好看,奇怪的问道:“你们这都是咋啦?一个个好像从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