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科幻小说 > 超爽小村医 > 第四十三章 痛经的方芳嫂子
    年轻女人眼角噙泪,微咧着嘴巴,一脸痛苦的表情,无神的眼睛望向郑爽,虚弱地道:“郑医生,我痛得厉害!”

    郑爽见其手按小腹,心里暗说不会也是一名痛经的嫂子吧?

    但猜归猜,郑爽以医生的口吻温和地问:“具体哪里痛?”

    那年轻女人望一眼郑爽,垂下眼皮略现尴尬道:“这两天就要来例假了,每次来都痛得要命似的。”

    对于妇女痛经,医学上有效的治疗手段还没有,行药多以调理为主,以适当运动,与人愉快沟通以缓解内心焦燥情绪为辅。

    但对女人痛经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在痛经期间,频繁房事以缓解女人经期的焦虑烦燥心理,调理女人的身体内分泌。

    曾有位女小说家因痛经痛得死去活来,在去医院的夜路上,恰巧被一个男人给强vs奸了,结果女小说家立马不痛了。

    为此,这位女小说家得出结论:“做vs爱是治疗痛经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每个月到那几天,女小说家就穿戴得很性感,故意独走夜路,以吸引心怀不轨的男人来强vs奸她。月月如此,一年后,女小说家写了一篇关于女人经期希望以男女关系来改善痛经状况的小说,郑爽依稀记得小说叫《请强vs奸我吧!》

    这短篇小说一发表,立马引来无数的唾沫星子,但有医学界的权威专家出来说明,痛经的女人经期里做vs爱,的确是最有效缓解疼痛的手段,此事方告一段落。

    也因此,经期里跟男人做vs爱可以有效缓解甚至解除痛经的常识,为广大的女同胞所牢记。

    但问题随之出现,若未婚的姑娘或是丈夫不在身边的女人,该怎么处理痛经呢?

    不言而喻,许多越轨的女人,相当一部分都因为痛经的原因,才会寻求越轨,以解除痛经的折磨,进而形成固定的情人关系。

    但在玉山村这个青壮年男人都外出打工的山村里,这些经期里痛得死去活来的女人,就连可以越轨的男人也找不到一个,又怎么能及时解除经期的痛苦呢?

    因而,英俊帅气的郑爽来玉山村开诊所,无形中给广大经期痛经的年轻嫂子带来了的盼头。

    可郑爽不是机器,岂能满足这么大的玉山村里众多痛经的年轻嫂子呢?

    另外,郑爽也算是个正直的男人,并非来者不拒的好色之徒。

    这可苦坏了玉山村众多的年轻嫂子,整天挖空心思想着怎么吸引郑爽这个大帅哥医生的眼球,有事没事就来诊所买些食杂店里就可以买到的创可贴什么的。

    既然是痛经,那这位嫂子的来意,郑爽心中便已洞悉。

    不动声色地询问了姓名c年龄与住址后,郑爽在处方笺上写上方芳,25岁,二组。

    开了些舒解心情,减轻痛经感的药物,郑爽边去取药边嘱咐道:“多与邻居聊些开心地话题,适当做些体力活也可缓解疼痛感。我这里给你开些缓解心情的镇痛药,你按四小时服一包,也能有效减轻疼痛感的。”

    郑爽嘴里虽说能有效减轻疼痛感,心里却明白得很,药物的作用力实在微乎其微,更多的是起心理暗示作用而已。

    方芳嫂子转眼瞅了瞅四周,见诊所里只有郑爽一个人,便面带羞涩地微红着脸问:“郑医生会装开关么?”

    郑爽没及时会过意来,不由问了句:“什么开关?”

    方芳嫂子抬手指了指电灯,道:“就是电灯开关。我家的电灯插座坏了,好多天了晚上都黑着灯。郑医生会装开关的话,帮我装一下好不?”

    “村里不是有电工吗?”郑爽边包着药片,边随口问道。

    没想到,方芳嫂子重重地“哼”了一声,道:“那老鬼总想占我便宜,被我拒绝后就叫不来了!”

    刚来玉山村的时候,郑爽请村里的电工来拉外线到诊所,认得村里的电工叫温家旺,是个年近六十岁的猥琐男人,嬉皮笑脸的,的确是让人看见就生烦的角色。

    明知方芳嫂子意不在开关,但若是开关真坏了,自己一个大男人不答应去帮忙,郑爽总觉得不好意思,便道:“那呆会我去帮你装一下吧。你家里有新的开关吗?”

    方芳嫂子见郑爽愿意去自己家里,开心地道:“有,有的,是新买的。”

    郑爽边将包好的药袋子递给方芳嫂子,边道:“这是药,四小时服用一包。嫂子先回去吧,我忙过一阵就过去帮你装开关。”

    送走满心欢喜的方芳嫂子,郑爽苦笑着摇了摇头,到门口向东望去,准备等温婷妹子回来的时候,让她带自己去方芳嫂子家装开关。

    有温婷妹子在,方芳嫂子也动不了歪心眼的!

    想象着方芳嫂子见到温婷跟自己一起去她家时那败兴的样子,郑爽不由咧开嘴,得意地笑了起来。

    郑爽知道,要是不去方芳嫂子家装开关,方芳嫂子肯定会另想办法来对付自己。

    有了温婷妹子在身边,就等于告诉方芳嫂子,自己对她并不感兴趣,好让她死了勾引自己的心思。

    将近十点的时候,温婷妹子才从玉山村小学回来,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郑爽见状急忙问她怎么了,温婷才将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

    原来,小学校舍破旧,下雨天老漏雨,学校让每名学生的家长送几根木料给学校,每名学生再交五十元的翻修教室费。

    政府有钱几千万c几亿的送给外国人,却没钱给国内的小学翻修校舍;官员有钱大吃大喝,也没钱翻修校舍。

    事到具体学校的校长身上,无奈中只能从学生家长身上想办法了。

    可山村的家长们,生活本身就过得不宽裕,除了学生的各种学杂费外,时不时还得交这个费那个费,自然是骂声一片了。

    在家长们的眼里,学校就是政府,就是官员。因此,学校迫于无奈之举,倒要替政府和政府官员背起了骂名,被学生家长骂得狗血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