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科幻小说 > 六零年代好妈妈 > 第151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赵珍珍本来以为,升为市长助理后,职位高了但同时肩上的责任也多了,肯定会比之前更加忙碌,压力也会更大。格格党

    的确算是比较忙碌,张清松跟了陈市长那么多年,工作风格也跟他很像,做事不但不喜欢拖,还喜欢做在别人的前面。

    张市长主要负责的是财政,行政,农业和商业这几个方面,财政和行政按部就班,不会出什么问题,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农业和商业两方面,平城市响应上级领导的号召,将搞活经济这个政策贯彻的很好,现在平城无论是大到厂矿企业,还是小到街头的早点摊,生意做的都十分红火,农村各个生产队也都获得了大丰收,陈市长留下的底子实在是太好了,如今形势一片大好。

    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

    赵珍珍作为助理,需要全面协助张市长的工作,张市长经常出差,她一般也要跟着一起去,比之前的确忙了很多,以前在秘书部最多是加加班晚回家一会儿,现在如果出差,两三天不回家也是经常的。

    但压力倒没有那么大。

    张市长不像陈友松那样不拘言笑,他的性格很开朗,私下里一点架子也没有,何况,和赵珍珍已经认识多年,也是多年的上下级关系,一起工作非常有默契。

    最近张市长在琢磨生产队的事情,所以带着赵珍珍老往乡下跑,不光是平城的各个县城,连邻省的公社都考察了一番。

    平城最富裕的县城是惠阳县,最富裕的公社是红云公社,刚过去的这一年里,他们上交的公粮是所有公社人均最多的。

    张市长和赵珍珍等人去考察了一个星期,红云公社之所以这么富裕,第一个原因当然是土地比较多,他们公社各个生产队普遍人口少占地广,人均耕种土地都在三亩地左右,第二个原因也很重要的,他们有个特别能干又精明的公社书记,除了集体的土地,他们每家每户还有人均半亩左右的自留地,这个数目很惊人了,譬如一个六口之家,光是自留地就有三亩了。

    其他公社的社员自留地,一户最多只有半亩,一般是只有两三分左右,还大多是那种土质贫瘠的边角地,社员也就能种点瓜菜,但人家红云公社就不一样了,三亩地可以种很多东西了,一般的社员会种一茬小麦,再种一茬秋庄稼,这些收入不用上交都是自己的,光是这一笔收入一年就不少呢。

    而且还有一个很有趣也让人深思的问题,明明两块紧挨着差不多的地,若是都种了小麦,若一个是集体的,一个是个人的,那收成会差上很多,集体的是吃大锅饭,出工的时候队长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看着,完成自己的任务就行了,不会多干一点的,但自留地就不一样了,因为收入的粮食全是自己的,干活儿特别仔细,锄草的时候一棵杂草都不留。

    实际上也不光是平城,邻省的人生产队也存在这种现象。

    “那咱们自己的地,能和集体的一样么肯定要好好侍弄,说句不夸张的,比娘们绣花还仔细呢”

    张市长一早在公社吃过饭,就带着赵珍珍和司机出发了,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看到比较大的村落就停下来。

    现在是冬日农闲,街面上人不多,但总有晒太阳的老头儿和闲汉,司机只需要发上几只烟,那些人就滔滔不绝的回答问题了。

    几个县市都考察结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不用张市长吩咐,赵珍珍已经把所有的数据和资料都汇总下来,写了一个非常详细的项目报告,但这也不仅仅是一个死板的报告,她在这个文章里也是很有倾向性的,因为社员各家各户的情况不一样,目前的集体生产队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要求了,否则将会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一个本来应该亩产六百的土地亩产只有四百,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但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她只在文章的结尾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并没有直接写出来。

    以前那是非常时期,她不得不表现出自己在政治上的超前眼光,但现在局势已经稳定下来,现在她也算是混了不少年官场的人了,你要是处处表现的比你的上级还聪明,那么也许你离调职的日子不远了。

    赵珍珍觉得市长助理这个职位很适合她,不但拓宽了她的眼界,还让她开始思考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的问题,按照刚结束的市委会议上罗市长的要求来说,那就是他们这些做市级领导的,目光一定要长远,要有大局观,不要拘泥于现在的一得一失。

    以前她当秘书长的时候,跟着陈市长出差,那是她受到的触动是,陈市长作为党和人民的干部,的确是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平城人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完全牺牲了个人生活。

    陈市长这个人没什么业余爱好,唯一的爱好就是工作。

    那个时候她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也要做这样一个党和人民称赞的好干部,但自从当了市长助理之后,这个目标一下子就从脑子里涌现出来了,而且越来越清晰。

    “小赵,你这个报告写得很不错,那你有没有考虑过,如何提高社员们的积极性吧”

    赵珍珍点点头回答,“张市长,我的确有一些想法,不过可能还不太成熟,所以没有写到报告里去”

    张市长摆了摆手,站在门后的干事上前给赵珍珍倒了一杯热茶,带上门出去了。

    赵珍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张市长,我是这样想的,以前的旧社会,皇权不下县,土地也是私有制的,一般的老百姓都没有地,要佃地主家的地来种,小时候听我奶奶说,佃农种的虽然不是自己的地,但也很舍得下力气呢,遇到好的年景,除了交租子也能落下不少粮食,填饱肚子是不成问题的,当然了,大多数地主比较苛刻,遇到收成好,租子也会相应的提高,这不是我要讲的重点。我的意思是,现在的土地都是国家的,集体种也属于国家,个人种也属于国家,而且咱们的政府可不是旧社会,即使年景好,交上来的公粮比例也是一样的,把所有的土地分给个人,的确会大大调高社员的积极性,红云公社的自留地小麦亩产量普遍在六百以上,玉米普遍在八百以上,这就充分说明了,把土地包产到户,是切实可行的”

    张市长笑了笑,赵珍珍的想法和他不谋而合了。

    “小赵,这个报告你重新写一份,把后面的解决方案也写进去,不过你要注意用词,一定要谨记,所有的土地都是国家的,包产到户这个词就很不错”

    赵珍珍点点头,笑着说道,“张市长,能不能提一个小的要求”

    张清松一愣,他以前在陈市长手下,做什么事情都习惯讨价还价,尤其是比较难办的事情,赵珍珍好的不学,这一招倒是这么快就学会了

    他微皱眉心,问道,“什么要求”

    赵珍珍一笑,说道,“张市长,你这里还有好茶叶吧”

    张市长没想到她提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指了指靠墙的柜子,说道,“你自己去挑吧”

    张清松和陈市长不一样,他干工作很有劲头儿,但业余爱好也很多,最喜欢的就是品茶,平常最喜欢搜罗各地的好茶,靠墙一人高的柜子里都放满了。

    以前赵珍珍喝茶是不讲究的,自从进了秘书部,写稿子成了家常便饭,这种耗费脑力的工作,若是不喝点茶水,有时候简直写不下去,秘书部人人都爱喝茶,现在的秘书长宁秘书上班期间从来都是一杯接一杯的喝,副秘书长林老师也是如此,就连江大姐有事儿没事儿也喜欢泡杯茶。

    一开始她的茶叶是从副食店买来的袋装花茶,被江大姐吐槽了两次,再加上茉莉花茶喝多了也觉得没那么好了,从家里拿来两包,后来张助理送过她一罐绿茶,她这回立马就觉出来不一样了,喝惯了好的,再喝以前那些茶叶,怎么都觉得不对味儿。

    赵珍珍拿起一罐白茶,又拿了一罐绿茶,前者是白牡丹,后者是龙井。

    张市长瞄了一眼,看到她还在贪心的往柜子里看,顿时觉得有些牙酸。他不是个小气的人,但爱茶叶的人,自然把好茶看得很重,他平时主动送人茶叶,那都是拣一些陈茶或者自己已经喝够了的,这个赵珍珍倒好,一上来就拿了两罐子特别好的,这一阵子他喝的就是白牡丹呢,这茶虽然不算特别名贵,但品相很好,泡出来有一股子很特别的清香。

    赵珍珍转头一笑,举了举手里的两罐茶叶,很高兴的说道,“谢谢领导了啊,这够我喝好几个月的了,等喝完了我再拿”

    盯着她娟秀的背影消失在门口了,张市长有些无奈的笑了笑。

    真正的年底到了,赵珍珍变得异常忙碌起来,需要张市长参加的会议比平时多了很多,她不再是秘书长,不需要再给领导们写发言稿了,一般情况下各大会议也不需要她组织了。

    很多时候她和张市长一起参加会议,但也有不少会议的级别限制,她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但这个时候也并不清闲,张市长去参加会议了,她作为市长助理,必须处理一些日常的事务。

    第一次代替张市长行使市长的职责和权力,赵珍珍心里多少还会有些忐忑,但她很快就适应了。

    “赵市长,这是下周张市长要用的稿子,你先看一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宁秘书长十分恭敬的说道。

    赵珍珍点了点头,说道,“好,先放到这里吧,上午下班之前你再过来一趟吧”

    宁秘书长点了点头走了。

    升了市长助理之后,赵珍珍有了新的办公室,不但面积比秘书部的小办公室大多了,采光也特别好,即便现在是冬天,她每天上午来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开开窗透透气。

    此刻,她刚写完关于包产到户的报告,虽然张市长只是让她把解决方案加上去,但为了谨慎起见,她斟字酌句,把整个稿子都彻底修改了一遍,这样通篇读下来表达的还是原来的主题,但语气委婉了不少,很多地方更是只有数据,没有明确的结论。

    能听到这份报告的人都是聪明人,根本不需要现成的结论。

    她站到窗前看了一会儿外面的风景,准备泡杯茶醒醒神再继续工作,综合办的主任突然敲门进来了。

    赵珍珍一愣,她的工作基本都是围绕张市长进行的,而他们综合办归另一个副市长孙市长管辖,平时工作中也很少打交道。

    因为有之前的不愉快,她公事公办的问道,“孙主任有什么事情”

    如果不是事情急,孙主任也不想找她,但今天就是巧了,罗市长和助理不在,张市长和孙市长也都不在,现在市政府职位最高的也就是赵珍珍了,他抹了一把冷汗,说道,“赵市长,张家沟公社荒山的事儿您知道吗”

    赵珍珍点了点头。

    张家沟公社就在市郊,这个公社虽然不像红云公社的土地那么多,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土地特别肥沃,地下水也很丰富,因此一直以富庶闻名,以前她为了买粮食还去过一次,跟村子里的妇女聊天,那大娘言语间很自豪,说他们村子日子很好过,好闺女嫁人不出村,外村的姑娘挤破头都想嫁进来

    但这样的地方,最近几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