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的王妃高贵冷艳 >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于成钧微微诧异,于炳辉素来同他不和,怎会忽然为他说话

    他心念一转,面色微沉。

    果然,于炳辉上前一步,又道“然则,儿臣以为,肃亲王此议实在不妥。大军征战劳苦,又是久在边关这等贫瘠苦寒之地,远离妻儿家人,平日里无有慰藉,唯有营妓,方能一解杀伐之后的倦怠恐惧。若是一朝撤掉,万千军士将往何处寻求宽慰长此以往,岂不有损我大军战力”

    他一言未休,转而向于成钧道“肃亲王久在边关,是惯于带兵之人。这些关窍,肃亲王该比臣等更通晓才是。如何,会提出这样的议题”

    于成钧暗中冷笑了一声,说道“和亲王,你的意思,我大燕军士,定要有女人慰藉,才能打仗”

    于炳辉脸上一红,拂袖道“肃亲王,我是在就事论事,你不要攀扯其他。”

    于成钧颔首道“就事论事,我大燕的军士,守卫的是燕朝国土,护卫的是大燕子民。他们心中自有江山社稷,无需这等无谓的慰藉再则,这些身入妓营的女子,亦是我大燕子民。军士一面守卫疆土百姓,另一面却又践踏她们,于理不合,也难令人心服。再则,诸位可知晓,那些身在妓营的女子,被摧残到何种地步为人者,皆有妻女姐妹,怎能不生怜悯之心。”

    这话一落,朝上许多臣子,顿时心有戚戚焉。

    燕朝的惯例,官员落马,祸及家人,男丁或杀或流放,而这女眷则不分贤愚,一概充为军奴。所谓军奴,便是营妓。

    相较于杀头之祸,如此发落,羞辱更甚。

    然而朝堂风云变幻,谁也难保自己能一辈子稳如泰山。如若有朝一日,自己沦为阶下之囚,家中女眷便要受这无边的凌辱。

    如今肃亲王提议废黜营妓制,朝中无论文武,自然各个心中赞同。

    但眼下燕朝官场,人人自保为上,谁也不肯当出头的椽子,这风气由来已久,顷刻之间也是难改。

    一时里,堂上无人出言。

    于炳辉轻蔑一笑,道“肃亲王这话当真是妇人之仁,她们亦是大燕子民,受燕朝水土供养,蒙燕朝大军庇护,要她们回报于我燕朝军士,又有何不妥再说,这些营妓,大多由犯官女眷充当。既是罪人之身,又有什么可惜”

    于炳辉只顾驳斥于成钧,全没顾忌满朝文武的心思,这一言几乎将所有人得罪了一番。

    于成钧心中冷笑,郑重说道“边关军士,护卫燕朝疆土百姓,下了疆场却以燕朝女子以为慰藉。这等矛盾之事,你当军中官兵真正心无芥蒂么本王在边关领兵数载,所见所闻,并非人人都愿行此举。甚而,心怀不忍者有之,心生眷顾却不能庇护者有之。这是何等痛苦,诸公怕是不能想象”言至此处,他转向明乐帝“皇上,臣初到西北领兵,曾闻一事。有兵丁赵老六,年过四十,未曾与妇人沾身。军中兵痞与他戏谑玩笑,逼迫其与营妓相合。赵老六不从,玩笑竟渐成酷虐欺凌。赵老六倒是条汉子,绝不肯以践踏女子为脱身之计,最终竟举刀自戕一位行军打仗多年的军士,没有死在疆场上,竟只因不愿欺凌妇人而死在自己刀下。这是何等荒谬,何等可笑”

    他起初说时,尚能自控,越说语调便越发的激昂,竟至微微发颤。

    只因,此案是他接手料理的。

    那些兵痞自是从军法处置,而于成钧自己所辖军队之中,业已废除了营妓,但赵老六终究是不能复生了。

    自那时起,他便总思忖,这样一个牺牲妇人酬劳军士的制度,到底有何益处官兵并非没有女人就不能打仗,而有侠义之心者,更不耻如此作为。

    从西北回来,他要做的几件大事之中,此为其一。

    这番言语落地,堂上一片寂静。

    众官员皆缄默不言,人人心中震撼不已,这等残酷景象,是这些位居高堂之人所不能想象的。

    明乐帝面无神色,他的目光在于成钧与于炳辉两人脸上来回逡巡,心中不知该拿什么主意。

    营妓制,原本震慑官员之意便远超过慰藉边疆军士。废此制,军中或许无大碍,然则这满朝文武,难免就失了一道制衡。

    皇帝心中摇摆不定,目光扫过堂下众臣那如槁木般的脸。

    于好古到底少年人,正是锐气冲天的时候,他听了于成钧一番话,只觉胸腔里热血翻涌。何况,这又是他三哥的提议,他必定要附和襄助才行

    当下,于好古跨出班列,向明乐帝拱手行礼道“父皇,儿臣以为肃亲王所言甚有道理,儿臣附议”

    一旁,久不作声的于瀚文面露微笑,亦出班奏道“儿臣附议。”

    诚亲王已占到了肃亲王那边,如今连太子业已出言,满堂臣子自都明白,且这是利人利己的好事,哪个不愿

    于是,众臣纷纷上奏道“臣附议”“臣附议”“臣以为肃亲王所言合情合理。”“废营妓制有百利而无一害,且能彰显皇上仁慈,当施行。”

    明乐帝眼见此景,心中便知此事也只能如此,若力排众议保此制,怕是要令群臣不满,再者连自己的储君并两个儿子都应了,他真算是孤家寡人。

    于是,明乐帝颔首道“卿等奏议,甚合朕心。我大燕有诸位仁义之臣,自是无忧了。”说着,似有若无的瞥了于炳辉一眼,尽是不满之意。

    于炳辉眼睁睁瞧着堂上的情景,懊恼不已。他当真没有想到,满朝文武竟全附和了于成钧,自己倒枉做了恶人。不止如此,皇帝那不悦的目光,显是明说他是无事生非,添了乱子。

    此刻的于炳辉,真想抽自己两记耳光。

    此事既定,群臣便七嘴八舌,纷纷出谋划策,如何施行,不再细述。

    这日,军司处议政又过午时,明乐帝熬的几乎腰酸背痛,耳朵长茧,群臣方才散去。

    打发了文武百官,明乐帝亦起驾回宫,临行倒是将于炳辉招了过去。

    于成钧三人出了军司处,晨间那点子阴霾早已散去,举头正是艳阳高照。

    于好古助他三哥促成了此事,满心雀跃,兴奋道“三哥说的真对,不愧是在边关历练过的人。比如我们,日日待在京城里,绝想不到这件事。”说着,又向于瀚文道“大哥,你说是不是三哥今儿,真是好生露脸。看着老二那吃瘪的样子,我真想大笑”

    于瀚文看着于成钧,圆胖的脸上满是深远之色。

    眼前的于成钧,依旧是那副粗犷的面相,但这其下的心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