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七零妇产圣手 > 魂归来归兮
    廖副书记上船的时候耷拉着脑袋,脸上全然没有升官的喜悦。他怎么就嘴那么快,非得把海南夸成朵花了呢?

    旁边一块坐船的林斌也阴沉着脸,老大不痛快。他觉得自己来错杨树湾了,因为他看错了自己的朋友们。他们居然将老人家想得如此不堪。

    用他们的脑袋好好想想问题呀!他们也太小瞧老人家的眼界了。现在是什么时期?报纸上写的清清楚楚,是经济建设的关键时候。

    现在人们提起廖副书记,第一反应是什么?工副业,大力发展工副业以及家庭养殖业家庭副业的基层干部第一人。

    现在帼家正在全面发展经济,无论如何老人家都不会动这根旗杆的。

    再说了,假如连已经公认做出了成绩的廖副书记都要下台,那其他人就会不知所措。地方班子为了保持平稳,会产生新的一轮揪斗,好用暴力的方式将现有的领导班子全部打倒。

    这与老人希望在稳定的环境下进行经济建设的设想背道而驰。

    林斌痛心疾首,他认为如此简单的道理,自己的朋友们不应该不理解。他们居然还以为廖副书记会被捋下去,甚至要安排廖副书记去做生意。

    小林大夫气愤难当,觉得廖副书记实在没资格升官了。因为他连最基本的大局观都没有。

    余秋叹了口气,语气悠悠的“可你也要承认,很多时候大家都猜测不到他做事的真正目的。无论他做出怎样的事情,都不足为奇。”

    一夕之间失了势的上海帮,难道不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吗?尤其是那位不到40岁就成了实际意义上接班人的副主席,不就是他从造反派里头挑选出来的吗?只不过转瞬之间,一飞冲天的年轻人就已经被他厌弃了,又直接被打到谷底。

    在翻手云覆手雨的当权者面前,被统治的对象战战兢兢,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假如说他们有什么过错,那么最大的过错就是错误地估计了一件事,其实在老人的灵魂深处打倒一片并不是什么罪无可恕的事。

    肃反扩大化的问题在公产党的历史上并不稀奇,无论是酥连还是中帼,始终都存在。

    在老人看来,洪君大清洗,斯跶林不过杀了一百万人,其中一定还有不少真的反格命。这不过是为了实现格命的目的,在认知和正策上发生了偏差,属于好心办坏事,并不是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

    由人及己,这场由他一手主导的格命,现在真正让老人厌烦的地方并不是它打倒了多少人,而是因为它打倒人所造成的动乱。天下大乱,天下大治,继续乱下去,与老人现在希望搞社会生产建设产生了矛盾,所以他才要压制。

    他未必认为格命是错误的,也许他始终坚持发动格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他未必不赞同造反派曾经的所作所为。当初京中正府意识到舞斗的苗头时,是他要求正府不要当消防队员,压制群众的格命热情。只不过后来舞斗失控,他才表示反对。

    正治不谈对错,正治只说利益。

    所以作为一樽偶像,而且已经自觉充当的偶像,他竭力摒弃了绝大部分个人情感,压抑着格命被否定的愤闷痛苦,继续投身到社会生产建设中去。

    余秋看着林斌,委婉地劝告道“他不仅仅是老人家,他还是整个帼家的掌舵者。他的所作所为与他的情感未必一致。”

    小林大夫垂下了肩膀,只盯着滔滔江水发呆。

    船要开了,所有人退上岸来。

    廖副书记还在可怜巴巴地冲着苏老先生挥手,一个劲儿的强调“您老人家多看看多走走。我们省还是很不错的,我们省就是照着杨树湾推广乡村建设,目前正在大力修路,将来情况一定都不比这儿差。”

    气笛声响起,打断了廖副书记最后的挣扎,他只能眼泪汪汪地挥着手,试图用他那张粉团团的胖脸打动人心。

    苏老先生轻轻地叹了口气,十分惋惜的模样“他这一去还不知道凶吉,就是上去了又怎么样?一句话的功夫他就又下来了。”

    没有法制,搞一言堂,在这种地方当官有什么意义呢?这究竟是在做人珉的官还是在当领导的狗腿子?

    假如故土难离,没有办法舍弃祖帼,那还不如好好搞实业。实业救帼才是真理。

    余秋声音轻轻的“可是您得承认,经济与正治是没有办法脱钩的。对于一个帼家而言,正治的影响力在方方面面。经济无法脱离于正治独立存在。没有稳定的正治环境,商业也无法正常发展。”

    余秋看着老人,轻轻地嘘了口气,“况且你得承认,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并且在想方设法进行纠正。对,他不会开口承认他的错误。任何一届在任上的正府都不可能真正承认他们犯的错。因为这是由点及面的事。人是复杂而立体的,上升到一个正权也是一样。可是我们看人,最基本的判断是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好人坏人的标准是什么?看他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

    可与此同时好人就不做坏事,坏人就不做好事了吗?如果按照绝对的观点,那这世界上既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我们只能看一个人是好事做得多还是坏事做得多。

    但到这个层面上又存在一个问题,涉及到量化了,我们又如何一件件的去统计?

    另外就是有的人虽然好事做的少,但一件好事影响力就已经达到了巅峰。那他后面即使做了很多错事坏事,人们对他的印象依旧是好人。

    与此相反,一个好人做了一件坏事或者说是一件错事,造成的恶劣影响波及甚广,并且持续许久,那他曾经做的好事还算数吗?

    评判一个人尚且如此之难,何况是看待一个正权?对于维持稳定而言,让人珉相信这个正权的公平公正是最重要的。所以错误会被弱化,怀疑要被压制。

    没有正权是完美的,正治宣传的目的就是放大它的闪光点,弱化它的黑暗面。”

    如果有一天,连放大镜效应都没有办法修饰的话,也就是这个正权即将被人珉推翻的时候。

    苏老先生沉默不语,半晌才抬着拐杖慢慢转过身,眼睛也不看余秋“你把手上的事情交代一下。初五我们要给你妈妈迁坟。”

    余秋看着寒风中老人微微晃动的白发,哑着嗓子回答“好,外公,我已经安排好了。”

    尽管早就做好思想准备,飞机抵达梳邦国际机场,余秋下飞机的时候还是感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这种炎热因为夹杂了浓郁的湿气,所以像开了热水锅盖一般,滚滚热浪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余秋不得不站在原地,深深地喘了几口气,才能够勉强顺了呼吸。

    何东胜赶紧从行李中翻出藿香正气水,让余秋喝了好预防暑热。

    正月初的杨树湾还是天寒地冻,此时此刻的吉隆坡却是暑热逼人。

    余秋喝了口藿香正气水,感觉自己好点儿了,笑着调侃道“这里四季如夏,一雨入秋。”

    她话音刚落,天色立刻蒙上阴云,还没有等大家反应过来,雨水就哗哗而下。

    好像有人站在天幕上,听到了地下人的嘀咕,立刻将水泼了下来一般。

    苏老先生笑了起来“你还是做了功课的,居然知道这些。”

    余秋下意识地撒谎“妈妈说的,妈妈说这里一年四季都不冷。她都不知道冻疮是什么东西。”

    老人面前浮现出温和的笑容“你妈妈还会跟你说这些呀,她不是不跟我们往来了吗?”

    “那是她写信你都不肯回。”余秋微笑,含含混混道,“妈妈很想念你们的,一直想要给你们寄东西。”

    老人脸上显出了惆怅的神色,轻轻地叹了口气“我应该回信的。这个傻丫头,肯定以为我们不要她了,所以都不晓得要跟我们求救。”

    其实到情况糟糕的时候,求救信已经不可能再发出去了。中国跟马来西亚到去年才建交的,在大格命当中,苏韵又有什么手段能够寄出求救信呢?

    但老人还是自责,他应该早点儿关心女儿的。他不应该跟女儿赌气。那么柔弱的女儿,没有家庭作为支撑,一个人远在他乡,又要如何生活下去?

    假如她知道家乡的父母还在等待着她,也许她就能够撑下去,不再选择死亡。

    余秋走上前,抱住了老人的胳膊,无声地安慰老人。

    对着余教授,她可以坦诚自己冒认者的身份。因为余教授相对年轻,可以支撑着活到2019年,亲眼看看自己的女儿。

    但是苏老先生已经老了,他年过7旬,基本上没有可能再看到2019年。余秋不敢也不忍心打破老人最后的希望。

    吉隆坡的暴雨来得快,走的也迅速。这儿的暴雨干脆利落,一点也不拖泥带水,说停就停,压根就没有绵绵细雨的时刻。

    原本已经变成河流的街道迅速退水,马路暴露出来,躲进旁边商店茶楼避雨的行人们也重新踏上了自己的行程。

    整个世界重新恢复成热闹纷繁的模样。

    暴雨清洗了暑热,凉风习习,吹在人身上,十分舒爽。

    何东胜拖着行李,余秋搀扶着苏老先生,一路往前走。

    不多时,一辆黑色轿车就停靠在马路边上。穿着花衬衫的年轻人跳下车,朝苏老先生的方向大声喊着什么。

    他们说的是闽南语,余秋一个字都听不懂。倒是何东胜朝对方礼貌地点头,又回了一句什么。

    余秋惊呆了,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小何同志究竟隐藏了什么技能是她不知道的?太危险了,作为霸道不讲理的人,她一定要将小何同志牢牢掌控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