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小说 > 其他小说 > 七零妇产圣手 > 真宝藏男男孩
    何东胜还真没说大话,当天晚上余秋回杨树湾的时候,他就捧出了50份讲义,厚厚实实,每张纸都印的清清楚楚,丁点儿点儿都不含糊。

    余秋惊讶了“你这是在哪儿用的呀?你该不会把刘主任的油墨全花光了吧。”

    现在印刷东西最多的地方也就那几个办公地点。

    何东胜笑出了酒窝“什么啊,我就在学校印的,公社中学。”

    余秋这回真是要跳脚了。凭什么呀?印刷师傅没理由这么欺负人的。大家好歹也抬头不见低头见,他这样埋汰她个外乡人算几个意思?

    何东胜忍不住伸出手,揉了下余秋的额头,声音低沉“傻瓜,你就不会换个说法吗?”

    他掌心全是厚厚的老茧,蹭着他的额头,有一种痒痒的酥麻。他嗓音低沉醇厚,声浪钻入她的耳朵,似乎在她的胸腔也可以引起共鸣。

    余秋觉得自己绝对是手控加声控,因为她都忘记了吐槽,他一个高中生哪里来的勇气说一位正儿八经的博士傻。

    生产队长却沉浸在关爱小女友的柔情蜜意中“你怎么不想想看,你去学校应讲义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为什么偏偏这次人家不让你印?”

    他当然没有指望余秋回答,因为他连停顿都不停顿就直接给出了答案,“因为你先前是印给李伟民和陈敏、宝珍他们用的,不是学校里头的学生。现在学生上课都不认真,要是再有什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老师就更加压不住他们了。”

    他蹭了会儿余秋的额头,又就势帮余秋按摩脑袋。他的小赤脚医生,成天脑袋瓜子转个不停,可不得累坏了。

    余秋得承认,生产队长的艺医术水平如何?她不知道。不过他这手按摩的功夫却的确不赖,完全可以媲美开店的师傅了。

    热气透过他的指腹传入她的头皮,然后渗透下去,余秋舒服得简直要打哆嗦。

    她发出一声长长的喟叹,这才心满意足地开口说话“其实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我觉得目前的状况最好的模式是实行5年制卫校,前两年上高中课程,后两年进行专科学习,毕业出来达到大专水平。”

    虽然那位领袖提出高小毕业后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达到看病救人的水平,但实际上余秋觉得这不现实。因为疾病本身就极为复杂,不是简单地背诵教材就能成长为合格的医生。

    很多时候,它考验的是医生的逻辑水平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正常情况下,这种根本就发不了文凭的培训班压根就不可能吸引来任何学生。

    然而这个时代不是情况特殊嘛。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升入高中继续学习,就是上了高中,也不代表他们有出路。尤其农村生源的学生,没有高考,基本上也不要指望被推荐上大学。等待他们的命运几乎都是回乡务农。

    这个时候,能有学校接纳他们让他们继续学习,即使没办法任何文凭,照样可以吸引大量的学子。

    因为现在的人除了认文凭之外,也认你到底学了多少知识。

    在农村,大夫又一直是一个比较受人尊重的职业。

    “我想的是要对入学学生进行考核,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可以再经过一次筛选,达到一定的文化程度才能进入全天班学习。”

    余秋被按揉的极为舒服,连眼睛都懒得睁开,“至于被涮下去的学生,那就老老实实参加劳动吧。如果还有学医的心思,统一到杨树湾来上夜校。文化水平不够,听不懂课,那就跟着李红兵他们继续补习。”

    何东胜笑出了声“你是故意埋汰他们吧?”

    余秋傲慢地抬起眼睛,丝毫不掩饰作为学霸的傲娇“谁让他们不好好学习的?同样坐在一个教室里头,同样的老师来教,人家能学得好,他们却学不好,责任不在他们自己头上,在谁?”

    何东胜笑得愈发厉害,相当没有原则可言的连声附和“对对对,小秋说的对。”

    余秋美滋滋的“本来就是。”

    她计划得可美了,“这些学生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平常刚好在卫生院跟杨树湾的医院实习,多学多看,顺便帮忙打打杂,人手不够的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穆教授先前帮忙联系过来的那几十位实习护士干到年底就要放假回家,开过年又得回学校学习了。这么一来的话,假如后面病人持续增多,医院人手可不够用。

    何东胜忍不住捏了下她的鼻子,眉眼含笑“真不愧是我们杨树湾的当家人,看看这算盘珠子打的多精。”

    余秋可不愿意承认“我这还叫精啊,我这完全是赔本的买卖,都不收他们学费的,国家也没给我跟于教授一分钱的补助。我们这已经是带着工资上班了。”

    何东胜笑出了酒窝“那我好好挣工分,我给你们补助。”

    哎呦喂,看不出来呀,生产队上还挺会撩的。这都快赶得上周星星对柳飘飘说“我养你”了。

    虽然余秋完全不需要任何人养,她的字典里头也没有被人养这个概念。但她得承认,这感觉很不错,像是有个大后方一样。

    她抬高了胳膊,摸了摸何东胜的脑袋,鼓励她的小男友“加油!我挺能吃的。”

    何东胜笑得胸腔都震动了,他就势抓住了余秋的手“我一定让你以后顿顿都吃上肉。”

    妈呀,这个承诺的标准差不多达到送一辆小马莎的级别了。

    她鼓励地拍了拍何东胜的年代“好好加油,我还有一堆讲义要印呢。”

    何东胜被她拍了脸虽然诧异,却也不生气,反而就势握着她的手笑“我看你是真的傻了,哪里要这么麻烦,咱们杨树湾小学就有油印机呀。”

    余秋突然间反应过来,哎还真没错,杨树湾虽然只有三个年级,可是小学生们也是要考试的呀。没有油印机,那么多试卷是怎么印出来的?

    何东胜笑得简直合不拢嘴巴“我看你是算盘珠子打的太精,就想着怎么占人家的便宜了。”

    余秋立刻飞白眼过去“我占谁便宜啦?”

    说着,她伸出手指头,点了下何东胜的鼻尖,眼睛直直往前探,“有占你便宜吗?”

    知青点因为通风条件有限,不好使用传统取暖器,余秋指尖冰凉,却烧的何东胜整个人都成了煮熟的大虾,浑身上下通红一片。

    他喉咙发干,感觉自己现在需要好好洗个冷水澡。哦不,是要先灌下一大壶凉茶。

    余秋笑着,正要调侃他是不是出现了过敏症状?

    胡杨直接从山洞外头走进来,颇为好奇“你俩聊什么呢?说这么久。”

    “说学校的油印机呢。”何东胜随口应道,“小秋准备多印点儿讲义,发给来上课的学生,这样他们听课也轻松点儿。”

    “谁说要发给他们了?”余秋毫不犹豫地投反对票,“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没有人会珍惜的。现在上小学都要交学费呢。难道我印讲义就不需要成本?一本讲义三毛钱。”

    胡杨有些迟疑“那要是没钱买讲义怎么办?”

    “不会自己抄啊。”余秋端正的颜色,“是他们求学还是我求他们学?人生的路都是自己选的,有机会摆在面前不晓得珍惜,那也是自己的责任。”

    何东胜跟着点头“是这么个道理。学习又不是轻松差事,自己不下定了决心,旁边就是拿棍子跟在后头都没用。”

    小胡会计算是勉强被两人说服了,抓抓脑袋道“那也行。要是他们真没钱,我们这边想办法给他们安排打短工的机会吧。”

    余秋跟何东胜对视一眼,感觉这是个契机,可以趁机在跟县里头谈一谈,多弄点儿工副业。

    现在杨树湾的蘑菇酱生产还不成规模,仍旧是小作坊模式,其实完全可以发展起来,顺带着生产泡椒木耳之类的,也是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餐桌。

    这些想来学习却没钱买讲义的学生,可以通过摘蘑菇采木耳的方式换工,攒到一定的工分换一本讲义,这样也能减轻杨树湾大娘大爹们的劳动负担。一直蹲在地里头摘蘑菇可不是轻省活计。

    何东胜立刻夸奖余秋“还是我们小秋厉害,什么都想的妥妥的。”

    胡杨觉得生产队长对余秋的称呼有点儿奇怪,他以前不都是叫小秋大夫的吗?

    然而小胡会计还没有来得及深思,看见油印机的余秋就开始给他找事做“你能不能想办法在上面装上电,让油印过程变成自动化的?”

    这还真不是余秋矫情,虽然她的确很嫌弃油墨那股汽油味。

    现在的油印机真的非常不好。没有现成的墨盒,又浓又黑的油墨跟油印机分开摆放,有一个圆柱形的盒子专门盛放油墨。

    余秋印刷时,需要先从盒子里头搅出油墨放在油墨板上,再利用油墨胶滚上下左右缓缓推动着,使得浓黑的油墨均匀地附着在油墨板上和胶滚上。

    这个过程很重要,一旦油墨分摊的不均匀,那后面印在纸上的就会变成花脸猫,有个地方漆黑一团,有的地方暗淡的完全看不到。

    可这还只是第一关。

    接下来的操作同样相当考验人。

    将平均每张需要花费40分钟才能刻写好的蜡纸夹在印刷网上,把需要印刷的白纸夹在下面的夹纸板上。然后硬核操作就要开始了。

    余秋得左手捏住油印网,用力往下按后死死压住,然后右手抓起沾满油墨的胶滚置于印刷网上,后向前推动胶滚,完成一页纸的印刷。

    接着,她得抬起印刷网,将印好的纸张翻到旁边,继续印刷下一张,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这个过程当中,她需要充当人形计数器,算好了已经印了多少张纸。

    其实这个过程虽然枯燥,余秋也不是不能忍受。作为一个任何时候都可以陷入沉思的医生,这种单调的机械化操作对她来说还是难得的放松机会,可以让大脑停止思考。

    可问题的关键是,机械的重复操作不代表简单啊。

    推动油墨胶滚的动作可是有讲究的,在哪儿用力和用多大的力道都要考虑清楚,力度得合适而且加力还要持续均匀。

    胶滚推的速度也要控制好,推得太快力气施加不上去,印出来的字就会太浅,甚至完全看不清楚。

    可要是胶滚推慢了,力气太大就会导致印出来的字迹过深过重,甚至糊成一团。而且蜡纸在这样的力道下,也容易被扯坏,还得再次刻写。

    想要自如的使用手动油印机,那就得熟能生巧,经过反复的练习达到印刷良好的成果。

    可惜余秋对这个过程毫无兴趣,她认为所有需要量化的程序,都应该采取工业化生产。

    既然需要的力道是固定的,那就由机器来控制好了。人的感觉在敏锐,也比不上机器的精准。

    胡杨看着余秋推了好几次滚筒,在边上摸着鼻子迟疑“也不是不可以,理论角度上可行。”

    余秋立刻做出惊喜的表情,再三再四替田雨感谢小胡会计“真的?那太好了!这下子田雨可要少遭好多罪。她有好多卷子要印呢。”

    何东胜站在胡杨背后,微微冲余秋摇头,感觉他的小赤脚医生可真是能够忽悠人干活。

    胡杨立刻来了精神,拍着胸口跟他们打包票“等着吧,年底之前,我一定把自动化的复印机给你们弄出来。”

    余秋真得感慨,难怪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年轻的小伙子在小姑娘面前,表现欲可真是惊人。

    她大声夸奖胡杨“我就说我们小胡会计是能人,我就指望着你,赶紧把复印机弄出来,后面我还想印刷医学故事呢。”

    胡杨好奇“什么医学故事?”

    “就是编个小故事,在里头穿插医学知识。”余秋比划给两人看,“这样印成差不多报纸大小,三分钱一张,谁想买的话就直接带走。”

    干巴巴的医学知识听得人忍不住想睡觉,可要是加上故事,在这个除了样板戏文艺作品可以欣赏的时代,吸引力绝对杠杠的。

    余秋对自己编故事的能力有信心,主要是医生都是段子手,见多识广,什么样稀奇古怪的故事都能被他们撞上。每回都能让他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要不是顾及病人,倘若她打这些遭遇发在朋友圈里头,肯定会引来非同行朋友的评论,卧槽,居然还有这种神奇的事,这都什么骚操作啊。

    何东胜在边上积极出主意“那要不要画成连环画呀?这样看起来比较清晰明了。”

    余秋摊手,相当实在“我只会画医学解剖图谱,保准每个器官都栩栩如生。”

    真不是姐姐吹的,教科书上的解剖图谱在姐姐眼里根本就不够看,画的实在太失真了。

    何东胜笑得矜持“我试试吧,我有的时候会画点儿画。”

    事实证明,生产队长说话相当含蓄。他下笔如风,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一幅连环画,堪称线条简洁却神形兼具。

    余秋拍着他的肩膀,啧啧称赞“可以呀,何队长,想不到你居然深藏不露。”

    何东胜还端着,颇为谦虚“哪里哪里,我也没正经学过。”

    余秋看着他,眉眼含笑,压低声音道“何队长,我怎么觉得自己捡到宝了呀。”

    哎哟,真是个宝藏男孩,总觉得还能好好挖掘。

    何东胜脸红的厉害,支支吾吾的,生怕叫人看见。

    余秋还想再逗弄他几句,外头胡杨又跑过来喊人“余秋,电话,卫生院打了电话过来。”

    小邱大夫的医生属性立刻上升,就连调戏小男友都顾不上,她直接拔腿往外头奔“什么情况?”

    胡杨抓抓脑袋,十分困惑的模样“我也说不清楚,什么左边高血压右边血压正常,不知道要不要按照高血压治疗。”

    余秋皱起了眉头“就这样?”

    左右胳膊侧量血压结果不一样,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也就差在510的样子。既然左侧血压正常,右侧血压稍微高那么一点儿,那也不算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非要现在就给处理。

    胡杨满脸困惑“我也说不来,好像说是右边12080,测了三次都一样。”

    余秋立刻紧张起来,上臂血压左右一般相差小于10~2010,如相差较大需考虑锁骨下动脉及远端有闭塞性病变,例如大动脉炎,粥样斑块等。

    妈呀,她一点儿也不希望碰上血管病变的病人。

    余秋急急地追问“到底是什么样的病人啊?哪儿不舒服来的?”

    “说是你们的老病人,那个盆腔炎的,肚子痛。”

    余秋真想骂一声贼老天,就不能让人消停会儿吗?

    麻蛋,血管病变加上腹痛,分分钟都提示会死人的病啊。

    余秋等不及找船去卫生院,先冲过去电话指示“立刻完善检查血常规及血型、尿常规、肝肾功、血气分析、血糖、传染病筛查、心肌酶、肌红蛋白、凝血功能包括d二聚体和血脂检查的。”

    闵大夫一个劲儿的答应,只犯愁“血气分析跟d二聚体我们查不了啊。”

    余秋哭丧着脸“那就先查一个床边心电图吧。跟家属交代,有主动脉夹层的可能,病人很可能会猝死。”

    狗日的老天爷,她就是能够明确诊断是主动脉夹层也无济于事呀。又不能做介入治疗,就是转了医院也处理不了。

    况且说不定等不到转院,病人就嗝屁了。主动脉夹层,误诊率高,病死率更高,堪称心内科医生最讨厌的疾病,几乎可以说,没有之一。已改已改已改新新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