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里待了不少时辰。

    平常再活泼不过的鲤鱼精突然一动不动,就是有猫腻。景王直接探手进去,要把鱼捞出来。

    然而手是进去了,鱼却怎样都捞不出,景王:“……”李鱼:嘤嘤嘤,又被卡住了。

    这条鱼以前就卡过,景王估摸着准是鲤鱼精体型又有了变化,立即令下人搬动假山,将被困住的鱼解救出来。

    最后假山被挪走,游出来一条银鳞闪闪,眼神可怜的鱼。

    景王:“……”李鱼生怕暴君主人不认得他,赶紧讨好地朝景王吐了个泡泡,已变成银色的尾巴尖使劲勾着景王的手指。

    景王骤然发现鱼色大变,就算再有心理准备,也得要有个接受的时间。

    李鱼无奈,又主动翻起肚皮,给景王看鱼肚上的金鳞。

    鱼真就还是原来的鱼,只是底色变了。

    景王:“……”景王总算从震惊中恢复过来,抬手犹豫了一下,戳了戳鱼肚。

    李鱼:嗷,这是给你认鱼的,不可以乱戳!

    银色的鱼在掌下滴溜溜的翻滚,景王又摸了摸鱼光滑的脊背,尽管黑色变成了银色,手感还是一样,鱼的反应也没变,确定是小鱼没错。

    小鲤鱼在水里打了两个转,眼见暴君主人又开始rua鱼了,李鱼稍微松了口气,同时心中的疑惑也增加了。

    景王为何这么快便接受了?

    以前也是,他长出了金鳞,变大一圈,景王作为主人,是不是太过冷静了?

    似乎除了冷静,他也找不到合适的形容,可能这是属于男主的光环?想想若是景王像叶世子那般,吃惊地下巴都掉了,也有些崩人设。

    景王没有一丝芥蒂地将鱼从水里取出,比划了一下,发现这条鱼果然又长大了,如今已长到他的小臂。

    最早是手掌大的小黑鱼,后来是两个拳头大的黑金鱼,如今是手臂长的银金鱼,再下去会是何样?

    景王发现,每回这条鱼都能突破他的想象,莫名有点期待。

    因为这条鱼突然又长了,各式茶盏、鱼缸定是又不能用了,景王抱着鱼快走几步,先将鱼放入屋外大鱼池里,一边令人抓紧时间,把大些的茶盏先取出来。

    上次鱼变大,景王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不得不说景王是个很有远见的人,重新挑选茶盏时,连大几圈的都提前备上了,如今只要找出来即可。

    李鱼很快就得到了与新体型相配的红莲茶盏。

    景王也就势敲打了一遍府里人,包括王喜。

    对于小鱼的百般变化,咬定了鱼就是锦鲤之后,有了空保驾护航,又有皇帝金口玉言,不管如今和往后怎样变,都只是长得愈发像锦鲤而已。

    且这一变,起码有个好处便是充分印证了了空之言,景王权衡了一下利弊,过去三天才将小鲤鱼变成银鲤之事略作修改,写进折子里报给了皇帝。

    对外总不能说小鱼一下子变了底色,仍是沿用原来换鳞的说法,让人更加信服。

    景王这边,为如何给鱼遮掩煞费苦心,而李鱼,一旦在景王这儿被接受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暴君主人每次都会护他周全,他对暴君主人也莫名有信心。

    锦鲤支线已圆满完成,接下来就该把精力放到“振兴家族”上来,这个新主线,至今还停留在第一步“风花雪月”上。

    做这一步,据他推测应当需要点酒。李鱼在锦鲤大变身之后的某日,趁着景王不在,迅速变成了人,他还记得景王最近总爱看修仙的书,先把修仙书都藏在书架不易找到之处,然后去寻王喜,想尽快搞定酒的事。

    “王公公,请问府里哪儿有酒啊?”李鱼主动找到王喜,有礼貌且小心翼翼地问。

    他提着一盒礼,找人帮忙总得要备些心意,古代尤其如此。李鱼不知自己能送什么,他的很多东西都是景王给鱼的,不能直接拿出来送,想来想去,把自己十分中意的点心一样收拾出几块来,装在一只盒子里,外边用红丝带捆住,扎了个漂亮的蝴蝶结,王喜冲他一笑他便把礼盒塞过去。

    他今次穿了件珍珠白的衫子,领处和衣摆都是金线绣成的绵延不断的水波纹,袖口嵌了一圈米粒大的小玉珠,腰带是松松垮垮的五彩丝绦,脚上蹬着银纹小白靴。景王隔三差五就会赏他几件“旧衣”,其中这一条,他怎么看怎么觉得与他如今的鱼身特别像,刚拿到手没多久就设为新的最爱,穿着四处显摆。

    李公子对身上的衣裳显然没什么数,王喜却是再清楚不过,这些都是他按着景王的意思,找皇城最好的绣坊连夜赶制出来,洗净之后再交到景王手里的。

    他家殿下不知抽了什么疯,每次好好的新衣非要说成是旧衣,变着法送给李公子,李公子竟也没发觉。

    不过每次李公子换上新样式,殿下都要躲起来,悄悄看半天。

    王喜能觉出来,他家殿下是极在意李公子的,虽然表现在意的方式匪夷所思。连他望着眼前的白衣少年,也忍不住总想微笑,李公子甚少出屋,接触的人没几个,可是对谁都和和气气,没半点架子。

    王公公垫了垫手里的礼盒,这样讨喜的男孩子,也难怪殿下会上心了。

    “公子为何向奴才打听酒,可是想喝酒了?”王喜笑着反问。

    李鱼点点头,他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做任务,喝酒是步骤,说他想喝酒倒也不算错。

    王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