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继续放任下去可能会出问题。

    同时他还安慰了颜徵一下,觉得这件事情跟他其实没多大关系,主要是秦国扩张的太快了,在短时间内吞并了两个国家,这么大的地盘自然需要人来治理,需要人来守卫。

    原本那两个国家的人能用的太少了,所以真正还是从秦国选的人,官位多了,人还是那么多,自然之前不够格的也就够格了。

    其实很多国家在稳定下来之前都不会太在意这些,毕竟真的较真,没人可用怎么办?

    但韩熠心里一直紧绷着一根线:二世而亡。

    以前是觉得可惜,现在则是觉得他努力了这么久,付出了这么多的国家,回头被某些人搞成那样,他死了都得气活!

    也正因为这样,韩熠分外关注这方面。

    他也很坦然直接告诉颜徵:“这样做也是有危险的,因为会培养合阳公主的野心,具体就要看你怎么做了。”韩熠觉得他必须提醒颜徵,他是知道公主们凶残起来有多厉害的。

    公主也带着王室的基因,没点野心没有权利欲怎么可能成为王室?公主们以前没有这个条件被压抑了,当然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但只要开了这个头。

    以后的公主……可能都会以这位前辈为目标,到时候可能会产生宫廷内乱,所以要怎么处置,还是要看颜徵自己。

    其实韩熠是觉得都没关系,女孩子厉害的话就让女孩子当女皇也没什么。

    不过这个观点他不敢说出来,估计说出来之后连颜徵可能都要骂他异想天开。

    而且如果连女孩子都有了继承权的话,以后的宫廷斗争可能会更加血腥一些。

    对于韩熠的提议,颜徵思索再三,决定还是去试探一下合阳公主。

    他觉得韩熠有一点说对了,那就是合阳公主本身就是个不甘寂寞的人。

    她如果只是个普通公主,现在估计已经回到咸阳了,哪里还会有现在的场面?

    不过颜徵也感谢她,正是因为这样,才让大秦的边防不至于成为一个笑话,别管其他国家怎么嘲讽,秦国抵挡住了魏国突如其来的进攻是真的。

    对于别的国家的嘲讽,其实他们也可以反向嘲讽回去:我们大秦的小娘子都这么厉害,你们那些男人连我们的小娘子都不如,还好意思叫嚣?

    不过实际上,现在除了赵国也没有其他国家敢这样嘲讽秦国,还嘲讽的人尽皆知。

    至于赵国……反正秦国无论做点什么都会找不同的角度来诋毁秦国,以前颜徵还会生气,现在在颜徵眼里这些人就是跳梁小丑,不用理会他们。

    对于合阳公主的处置颜徵有了腹案之后就继续往下看,然后他就看到了韩熠说想要拆分韩郡的县,因为现在的县太大了,本来就跟秦国原本的县土面积有些格格不入,不如趁着这次整改一下。

    颜徵:!!!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居然放在最后?合阳公主的事情根本就无关痛痒好吧?

    尤其是韩熠提出来的三级行政制度,当然这个行政制度是针对了秦国一统天下之后的情况。

    颜徵默默在心里计算了一下,发现以到时候的国土面积来看的话,郡县制的确是会有些无力。

    三级行政很有必要,颜徵想到这里将韩熠的这封信放到了一个黑色的漆盒里面。

    韩熠给他写的信一般他都留了下来,不过因为他们两个写信掺杂了太多的东西,所以保存信件用的漆盒也是不一样的。

    只是互诉衷肠的信件就放在一个红色的漆盒里面,如果跟在政事有关,并且还提到了未来的方向就是放在红色的漆盒里面,讨论时政就是绿色的漆盒。

    颜徵打开黑色的漆盒之后发现这个漆盒和绿色漆盒里面的信件加在一起,比红色漆盒里的信件多得多。

    实际上,红色漆盒里的信件都不超过五十封,自从有了机关鸟之后,他们两个基本上就没让这只鸟休息过,通信往来可以说是十分频繁了。

    在这种情况下,信达到了一个十分恐怖的数量,结果单纯信件居然这么少,剩下大部分都是讨论政事,这让颜徵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忍不住提笔微微抱怨了一下。

    当然在他看来是抱怨,在韩熠看来颜徵就是在撒娇。

    而他也是这次才知道颜徵居然把他们的信件都分门别类了!

    这也太可爱了点。

    韩熠觉得颜徵总是在一些小细节上让他觉得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越来越威严,实际上心里还是住这个小朋友。

    既然他家大可爱都不愿意了,韩熠当然要赶快哄一哄才行。

    不过他们两个大概真的没啥谈恋爱的经验,都没过两封信,颜徵又开始跟韩熠吐槽说楚王还在拖拖拉拉看起来似乎是不想跟魏国起冲突。

    韩熠特别自然而然的告诉他:“简单啊,你就说楚太子已经被下狱了不就行了吗?”颜徵:……这位对待自己真的是特别的冷酷无情呢。

    韩熠跟颜徵在通信的时候其实也没忘记观察龙且。

    他自己是没时间去军营那边看的,他得先把翰林院给搭建起来再说。

    那些读书人本来都已经呆的怨气冲天,再不给他们找点事情做恐怕将来流传千古臭名昭著的就是他韩熠了。

    所以哪怕翰林院连选址都没选好,但他已经放出了风声。

    对此许多读书人都觉得好奇,因为他们听说翰林